在裝修美圖中,有些空間上下線條利落,墻角沒有多余踢腳線,整體渾然一體。于是,踢腳線成為了一個到底要不要裝的頭疼問題,不做踢腳線又要保證空間美觀,到底怎么做?
收邊條
選擇較窄的收邊條來替代踢腳線,不像踢腳線的存在感那么強,還能蓋住縫隙,有木質、金屬等材質選擇。
玻璃膠填縫
用玻璃膠將縫隙的部分擋起來,覆蓋在縫隙表面,因為玻璃膠的彈性配合地板伸縮。這是臺灣家裝里很常用的手法,選擇玻璃膠的顏色和墻面或地板相近,效果非常整體,幾乎看不出處理的痕跡。
飾面板遮擋
用飾面板增厚壁面以壓住地面縫隙,同樣可以營造沒有踢腳線的簡約感。
護墻板工藝還可以在縫隙里加入隱藏燈光,增強空間層次感,但是價格很高。
更換地面鋪裝材質
換個角度想,直接換地板材料也是可以的,用自流平混凝土地板取代木地板或瓷磚地板,也可以不裝踢腳線。不過成本有點高。
溫馨提醒:放棄踢腳線,很多人擔心墻面清潔問題,我們可以在墻漆上多下功夫,比如選擇合適的防水漆,或者其他技術,也可以防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