裝修中的陷阱是讓人防不勝防。其中十大陷阱可謂是“天坑”,絕對坑得你淚流滿面。我們一起來回顧裝修中的那些“天坑”。
一、低價誘惑
低價誘惑可謂裝修中第一大坑。常常出現在打包價中。從心理上來講,業主都想花最少的時間、金錢成本,裝修出最喜歡的房子。面對3萬塊包100平米,拎包入住的宣傳是又懷疑又好奇,嘴上說不可能,心里又想去一探究竟。結局就是兩種,一種是花3萬塊馬馬虎虎的裝修完出租倒是不錯,另外一種是不斷的追加費用更換產品和工藝滿足自己居住。
二、熟人介紹
裝修前期經常會遇見熟人介紹施工隊,聽起來很放心,保證物廉價美,安心入住。實際上事與愿違,一來你的熟人不見得懂裝修,無法站在專業的角度去判斷介紹給你的施工隊,二來你礙于情面,即使是豆腐渣工程也不好意思提出整改。結局是錢花得多,工程質量沒保證。
三、材料工藝不明確
報價上很可能只有材料和工程量。對于具體的型號和工藝流程沒做什么備注。比如同一品牌的大芯板,低端和高端的差價就有50左右一張。油漆涂刷的次數處理和最終效果息息相關,也直接影響成本。特別是水電,規范的作法,目前長沙市場大概35到40一平米工錢,如果黃臘管滿天飛的作法,10多塊錢一平可以搞定。如下圖左邊的做法,工錢和材料可以節省不少。
四、主體工程便宜
對于跑了多家裝修公司的業主來說,很可能記住了一些報價,比如貼磚多少一平,這些比較好記的單價。某一天突然發現某家裝修公司的貼磚很便宜,立馬產生好感。
對不起,你可能上當!不要小看雜項工程,這些雜項單價不高,你匯總后會發現,可能占據主體工程的三分之一。但是這些雜項工程的單價你無法記得住,一般裝修公司在你沒給費用的情況下是不會把預算表交給你。
五、后期地雷
裝修合同中很可能出現如下字眼:如墻面平整、陰陽角垂直度達不到某某條件時,業主需要增加多少費用。一般業主不會留意這些詳細條款。最悲劇的是,他說的這前提條件很可能是國標,你根本無話可說。你只能找開發商整改,施工半路你來得及找開發商嗎?
六、促銷活動
很多業主在不懂裝修,不知預算的情況下,抵擋不住“限時優惠、頂尖設計師、樣板工程、一線品牌建材”等誘惑,下了巨額定金,隨著對裝修的了解,才發現自己上當,無奈定金無法退還。切記不要輕易繳納定金。
七、風格誘惑
一般業主裝修都希望裝出自己喜歡的效果,所以對設計師給予很高的期望。少數設計師常以不按我的做,不保證最終效果為由,給業主推薦大量的暴利建材,從中謀取回扣。某些時候還是要堅持自己的想法,不要一味聽從設計師或者施工方。
八、故意漏項
這類陷阱多出現在半包之中,在預算上故意漏掉部分必需的而又不是熟知的工序。比如墻壁掉粉,預算中沒有鏟墻一項。一旦進入施工環節施工方告訴你,如果不鏟墻,日后墻漆會起皮,你鏟還是不鏟?所以針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和施工方約定,后期結算費用不超過預算的*%。
九、混淆報價單位
購買建材過程常用計價單位有米、平米、根。但是在裝修預算中很可能出現故意混淆,比如衣柜的封邊條,你自己單獨購買是按根計算,但是在你的預算表中,很可能是按米計算,這價錢翻了好幾倍。
十、小心預收和按項收費
有些工程當場無法確定價錢或者無法用度量單位計價。比如水電一般只有預收,門洞修補,造型復雜的吊頂和電視背景一般按項收費。這些都是有可能先給你寫個很低的報價,回頭你等著加錢。